杜甫(712—770),字子美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
杜甫生不逢时,一生颠沛流离,受尽艰苦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连年征战,百姓流离失所。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,杜甫历经艰险,投奔唐肃宗,被肃宗授为左拾遗。但不久,因仗义执言,营救受人诬陷的宰相房瑭而触怒了肃宗,被敕放,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又被贬职。
直到唐代宗广德二年(公元764年),经两川节度使严武举荐,杜甫被授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。因俸禄菲薄,杜甫生活十分拮据,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解决。一天,一位客人远道而来,送他一条价值千金的丝织锦褥。杜甫虽然很欣赏锦褥的精美,但他认为客人一定另有用意。因为两川节度使严武的父亲严挺是杜甫的老友,客人必是想利用这层关系,求杜甫找严武办事。一探问,客人果有此意。于是,杜甫坦诚地对客人说: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,这条褥子我不能收。”他还语重心长地向客人讲起了做人行事的道理。他说,做人要安守本分,没有权不要争权,有了权不要滥权;要安贫乐道,不能贪婪聚敛,收受不义之财。客人听后十分感动,于是收回锦褥。事后,杜甫挥毫写了一首五言叙事诗:“客从西北来,遗我翠织成。开缄风涛涌,中有掉尾鲸。锦鲸卷还客,始觉心和平。”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“诗圣”拒收厚礼、拒开后门的高风亮节。
河南省巩义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刘冰说——
杜甫以天下为己任,崇高而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意识,贯穿于他坎坷的一生。而他最可贵的,就是即使身处逆境,也仍情系国家、心系人民;即使生活窘迫,也仍坚守清廉、不徇私情。
近年来,我们巩义市检察院利用辖区廉政文化资源,切实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,以永远在路上的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,不松劲、不停步、再出发,建立长效机制,始终做到忠诚坚定、担当尽责、遵纪守法、清正廉洁,树好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的标杆,时刻紧绷廉洁这根弦,教育干警做到“盛情难却也要却,退不出去也要退,不该拿的不要拿,不该做的不要做”,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地位观、利益观,保持平常心,从点滴小事做起,严格约束自我,做到襟怀坦荡、表里如一,以“诗圣”杜甫那种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气势和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忧患意识,认真做好各项检察工作。
(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潘正军)